超声辅助溶栓可有效治疗高危肺栓塞

根据20131213日在线发表于《欧洲心脏病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固定低剂量、超声辅助的经导管溶栓,能够迅速逆转高危肺栓塞患者的血流动力学障碍。

伯尔尼大学医院(位于瑞士伯尔尼)医学博士Nils Kucher与其同事,于20104月至20131月间在其机构,对52例高危患者(n = 14)或中度危险肺栓塞患者(n = 38)治疗策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评估。 

使用了血管设备超声辅助溶栓(EkoSonic Endovascular System EKOS,华盛顿州巴索),利用高频、低功耗的超声波来增加血栓渗透率和血栓溶解剂的渗透。 同时,超声压力波能促使血栓溶解剂 (重组t-PA) 深入动脉血栓。

血流动力学改善

高危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为15.5± 2.7小时,中等危险患者15.4 ± 1.2小时(P = 0.12)。 与中等危险患者相比,高危患者在超声辅助溶栓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血压测量值更低(P < 0.01,两个时间点),而两组在治疗前后的平均心率并无差别。

15小时,平均肺动脉压力下降,心脏指数增加。 此外,超声心动图从右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比率(RV/LV)24小时内下降(表1)。

1:循环与超声心动图参数

 

基线

术后

P

平均肺动脉压,mmHg

37 ± 9

25 ± 8

< 0.001

心脏指数,L/min/m2

2.0 ± 0.7

2.7 ± 0.9

< 0.001

RV/LV比率

1.42 ± 0.21

1.06 ± 0.23

< 0.001

 

与中等危险肺栓塞患者相比,高危患者肺动脉压力平均降低更多(-16 vs. -10 mmHg; P = 0.042)。高危肺栓塞的出现是肺动脉压力升高的唯一预测指标。 高危患者与中等危险肺栓塞患者的心脏指数增长程度相似(各自42%33%增长;P = 0.54)。 出现症状的急性患者(< 14天)与亚急性或严重慢性患者相比,显示更高的平均心脏指数增加趋势(P = 0.054),但是两组在超声辅助溶栓后的平均肺动脉压力降低相似(P = 0.23)。

患者中出现主要非致死性出血2例(3.8%),包括1例需要输血的心肺复苏后胸内出血,1例需要肺叶切除的肺内出血。 此外,住院期间有2位患者死亡: 1例为心原性休克,1例为复发性肺栓塞。 随访期中未出现死亡,3个月死亡率为3.8%

需要替代方案

这项研究的作者指出,目前用于治疗肺栓塞的标准化局部溶栓疗法尚不存在,因此需要找到比全身溶栓更安全的替代血管再生策略。 Kucher博士与同事指出,全身溶栓后的主要出血并发症发生率达到20%

症状持续时间少于14天的患者,其血液动力学改善更明显,这项研究并没有评估治疗开始后症状持续或推迟对于血液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此外,重组t-PA的剂量和持续时间是任意的。

作者认为在高危肺栓塞患者风险治疗方面,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进一步评价与单独抗凝及其它再血管化策略相比的超声辅助溶栓的作用。

研究详情

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5 ± 14岁。 大部分高危与中等危险患者中都使用了导管插入。 在初期,所有患者都接受了静脉推注普通肝素(80单位/千克)。 15个小时的导管注射t-PA剂量为20 mg。 重症监护或中间加护病房的住院平均时间为3.7 ± 3天,高危患者与中等危险患者之间并无差别(P = 0.54)。


资料来源

Engelberger RP、Moschovitis A、Fahrni J等, “针对中至高肺栓塞患者的固定低剂量、超声辅助经导管溶栓治疗”, 《欧洲心脏病学杂志》,2013年;网络发表。

信息披露:

  • Kucher 博士声明其担任EKOS Corp公司顾问。

相关新闻: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