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 中的冠状动脉穿孔:BCIS 数据显示罕见但风险较大
来自英国心血管介入学会 (BCIS) 数据库的分析首次显示出在全国范围内 PCI 期间的罕见穿孔风险性。
2006 年到 2013 年英格兰和威尔士的 530,000 例病例仅有一小部分发生穿孔。但是,一旦发生,患者面临急剧上升的医院不良事件,例如梗死、中风、出血的风险,而 30 天之后死亡的风险急剧升高,一直延续到 PCI 后 5 年。
第一作者 Tim Kinnaird, MD(威尔士卡迪夫大学医院)告诉 TCTMD,穿孔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最坏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就必须介入。
30 天死亡率提高到五倍
Kinnaird 等发现 BCIS 数据库中有 1,762 例冠脉穿孔,占 527,121 例 PCI 的 0.33%。虽然并不显著,但这个趋势在 8 年的研究期间仍然很高。研究人员认为随着人口不断老龄化,PCI 的复杂程度增加,这个问题可能越来越严重。
穿孔的独立预测因子包括:年龄、既往 CABG、左主干闭塞、使用旋磨术、CTO。相比之下,男性穿孔的风险较低。
在医院,发生穿孔的患者 MACE 上升为没有穿孔的 13 倍,出血为 20 倍。再梗死、急诊 CABG、心包填塞和中风的风险也升高。3% 病例需要急诊手术。
穿孔患者 30 天死亡风险增加到近 5 倍。5 年死亡负担持续存在,穿孔患者比没有穿孔者风险高 37%。穿孔组 30 天死亡率的预测因素包括:年龄、糖尿病、既往心肌梗死、肾脏疾病、呼吸机支持、循环支持和糖蛋白 IIb/IIIa 抑制剂的使用。
随时准备
Kinnaird 表示其关键信息是虽然穿孔有许多预测因素都跟患者有关,例如年龄和女性等,但是风险仍然和 PCI 复杂性有很大关系,这个很难预测。“有些时候你就知道 [穿孔] 会发生,但更多时候很难讲,”他说。一旦发生,“就必须非常迅速地进行治疗。”
对于一些术者,他们更熟悉穿孔,例如经常进行 CTO PCI 的人,“并不值得恐慌,”Kinnard 表示。但是对于其他人,“在导管室应该有清晰的计划,并有合适的工具和工具包来解决这个问题..确实我们可以从数据看出这是非常复杂也非常有灾难性的,如果它出了问题真的很严重,”他表示。
特定工具根据穿孔是否通过导线或球囊而有所不同。心包排液“非常有效”,有时有必要,Kinnaird 表示,但存在合并症的风险。其他方案使用不同种类的材料如血液凝块或脂肪组织来栓塞穿孔或放置金属线圈,他说。“我认为,所有的处理都根据技术的不同熟悉程度和病变的复杂程度来确定。”
事实上穿孔非常罕见,Kinnaird 表示,用来治疗的设备有可能已经过期。他开玩笑说,这些东西最终目的地往往是垃圾桶,因为很快就过期了。
“但是,还是必须配有这些东西以防万一,”他强调说。
当被问及穿孔的发生率是否会继续上升,特别是随着生物可吸收性支架 (BRS) 的出现,Kinnaird 说这是未知的,但可能的。“[BRS] 支持者们教给我们的东西是你必须要在病变的面前做出相当积极的准备”,他补充说,但让这些设备对我们来说,更大的球囊和更长的支架和更高的穿孔发生率相关....时间会告诉我们一切。”
来源:
- Kinnaird T, Kwok CS, Kontopantelis E, et al.Incidence, determinants, and outcomes of coronary perforation dur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in the United Kingdom between 2006 and 2013: an analysis of 527 121 cases from the British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 Society database.Circ Cardiovasc Interv.2016;Epub ahead of print.
披露:
- Kinnaird 自述与本研究无利益冲突。
相关报道:
- Short-term Outcomes Worse After Failed CTO PCI
- New Analysis Fails to Find Link Between Successful CTO PCI and Lower Mortality
- Previous CABG Limits Success of CTO PCI in Native Coronary Arteries
Caitlin E. Cox is News Editor of TCTMD and Associate Director, Editorial Content at the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Foundation. She produces the…
Read Full Bi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