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I提出围术期心梗新定义
根据2013年10月22日发表于《美国心脏病学会会刊》的一篇研究报告,心血管造影与介入治疗协会(SCAI)提出围术期心梗(MI)基于证据的新定义,这一定义与预后的相关性更大。
作为SCAI声明的联合作者,马约医学中心(佛罗里达州杰克逊维尔)医学博士Issam D. Moussa在电话采访中告诉TCTMD,任何定义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他谈到:“我们认为新的定义反映了当前PCI后MI的相关证据,但是,我们仍然需要进行更严格的临床试验,也许1年内甚至半年内,就会有入组40,000患者的相关研究来证实相关定义的价值。”
重点为CK-MB
奥克兰城市医院(新西兰奥克兰)理学博士Harvey White的一篇随刊评论对第三次全球定义(于2012年最新修订)中围术期MI的定义和SCAI的提议进行了比较。与2012年的定义相比,新版本更专注于CK-MB而不考虑症状或血管造影提示的并发症,并且强调心肌坏死证据而非心肌损伤证据(表1)。
表1:SCAI定义及其与全球定义的差异
缺血症状 |
|
生物标记物 |
|
|
|
相关检查 |
|
血管造影并发症 |
|
心肌损伤 |
|
非临床相关心肌梗死的心肌坏死 |
|
|
威尔康乃尔医学院(纽约)医学博士Sorin J. Brener认为,新的围术期MI定义将重点从是否有心肌损伤转移至与预后及临床关系更密切的问题,那就是:“我们是否应该为围手术期MI感到担心?”
“当我们诊断术后并发症时,必须确定并发症对患者有影响。”他强调需要数据来证明诊断为围术期MI的患者治疗预后更差。”知道哪些患者的预后更差能够帮助分配资源,譬如为更可能受益的患者提供更密切的随访与检查。
亚利桑那大学医学中心(亚利桑那州图森)医学博士Joseph Alpert在与TCTMD的电子邮件交流中表示,“新的定义对确诊MI的方法进行了标准化,与之前的定义相比更加精确,而更准确的诊断有助于更准确的治疗进而让患者获益。”
Alpert博士参与了此前MI全球定义的制订,该定义最初由ESC/ACC/AHA/WHF在2007年联合发布。
他继续谈到,“介入医生需要了解新定义,以便追踪围术期MI发生率。如果围术期MI发生率高,那么就需要再评估当前手术流程来减少MI发生率与心肌损伤。我认为在未来,对围手术期MI的监控应该成为手术质量监控体系的一部分。”
研究关联
Moussa博士指出,“很少有医院使用MI通用定义。大多数人认为使用肌钙蛋白正常值5倍作为诊断截点可能会高估MI发生率。一部分人认为增加临床血管造影数据可增加该定义的特异性针对性,但是,大多数证据与血管造影结果并不直接相关,这是相关证据的主要不足。因此,当我们收集生物标记物时,我们还需要收集 ECG与血管造影术临床数据,以便了解些数据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提高生物标记物的诊断价值。”
Brener博士谈到,新的定义“对于研究人员很重要,因为很多临床试验终点,特别是术后MI,其特异性都很低,因此可能歪曲试验结果。”一个与预后更加相关的终点,如此次提议的新定义,能够提高研究人员甄别可让患者获益的介入治疗的能力。
但是,White博士则反对仅依靠SCAI定义来定义围手术期MI。
他在随刊评论中谈到,“作者已经详述了SCAI定义的合理性,对于单个试验可能适用,但是其不能替代MI全球定义。严格、系统地运用强调肌钙蛋白基线稳定或下降的重要性的MI全球定义可增强诊断的特异性进而可对介入治疗进行的严格评估。他认为,尽管记录造影学并发症存在一定难度,但是这些新增的信息可使生物标记物升高更具临床及预后相关性。”
注:联合作者医学博士Gregg W. Stone与Roxana Mehran是心血管研究基金会的研究人员,该组织拥有并运营TCTMD。
资料来源:
1. Moussa ID、Klein LW、Shah B等,“考虑冠状动脉再血管化后临床相关心梗新定义”,《J Am CollCardiol》杂志,2013年;62:1563-70。
2. White H,“围术期心梗全球定义的新思路[评论]”,《J Am CollCardiol》杂志, 2013年;62:1571-1574。
信息披露:
- Moussa博士报告没有利益冲突。
- Brener博告担任Moussa博士等撰写的报告的评审。
- Alpert博士报告是ESC/ACC/AHA/WHF创办人之一,该组织制定了建议的MI定义。
相关新闻:
- 手术、自发MI具有不同预后权重
- CK-MB比肌钙蛋白更能精确定义PCI后的MI
- 研究为围术期MI提出新CK-MB阈值
SCAI提出围术期心梗新定义
- Log in to post comments
Comments